丝印机技术
时间:2012-07-23
作者:admin
阅读:7052
来源:HC factory 一) 丝印机的4个结构:
1) 工作台。用来安放夹具和承印物,不同类型的丝印机具有不同的工作台,主要有平面工作台,T型工作台,吸气工作台,圆柱体等类型。
2) 刮版装置。安装胶刮和覆墨板的结构。
3) 网版系统。用来装夹网版和油墨。
4) 控制系统。控制整个机械印刷动作并使其有序进行。自动和半自动网印机的控制面板按键分为单次试动作和自动运行两种,可分别用于调机和量产。
二)丝印机的4种分类:
1) 按动作控制来源可以分为: 手动移印机,电动移印机,气动移印机。
2) 按输纸方式可以分为:单张纸丝印机和卷筒纸丝印机。单张纸丝印机适于一张一张产品的印刷,卷筒纸丝印机用于整卷产品的连续丝印(分为全自动卷对卷双色丝印机,HC-S2RA-1919,全自动卷对卷丝印机HC-SRA-47)
3) 按工作台类型可以分为:吸气平面丝印机,T型台平面丝印机,转盘丝印机,圆柱体丝印机,椭圆型丝印机。吸气平面丝印机适合轻薄软质的产品,如纸张,薄膜等;T型平面工作台丝印机适合比较硬质的平面产品,可以制作夹具安装在工作台上进行丝印;转盘丝印机广泛印在衣服,包,手袋等物体上;圆柱体丝印机主要印标准圆面物体;椭圆体丝印机适用于标准椭圆柱体。
4) 按印刷颜色数量可以分为: 单色丝印机和多色丝印机。 目前塑料印刷行业单色丝印机比较常见,多色丝印机主要是指卷筒纸,服装印花行业的丝印机。
三)丝印机的4大要素:
1) 网版。根据承印物的种类,制版过程要综合考虑网纱张力,丝网目数,版膜厚度,网框尺寸等。
2) 胶刮。丝印胶刮用来刮压油墨,漏油和回油。起着传递和压漏油墨的作用。平面承印物通常选用截面为矩形的胶刮,曲面承印物通常选用截面为三角形的胶刮,CD光碟则可考虑特殊胶刮,粗糙的表面选用较软的胶刮,平滑的表面选用较硬的胶刮。
3) 油墨。丝印机可以使用溶剂性丝印油墨,UV丝印油墨和各种功能型浆料。
4) 夹具。根据承印物的形状大小具体订做,总的要求是平面夹具最高点的横切平面平行于网版,曲面夹具轴端的传动齿轮分度圆直径和承印物圆面的直径相等。
四)如何选择网纱?
1) 要综合油墨干燥时间,色彩鲜明度及承印物的吸墨能力等因素选择。
2) 不同目数丝网对油墨的透过能力不同,目数越小,丝网越粗,透过性越强,所以当图案为大面积印刷且油墨透过性较差时宜选用较低目数的丝网,以保证图案遮盖均匀,一般适用于承印物表面粗糙的物体。如皮革、帆布、发泡体的薄片、木材等材料。
3) 反之若图案面积较小且油墨透过性较好,则宜选用较高目数的丝网,以达到遮盖率较高、轮廓整齐的外观效果。一般用于精细线条印刷。
五)如何挑选胶刮?
1) 根据产品形状。截面为矩形的胶刮适合印平面物体,截面为三角形的胶刮适合印曲面物体,粗糙的表面选用较软的胶刮,平滑的表面选用较硬的胶刮。
2)根据产品硬度。不同的度数范围对应不同的硬度,55—65肖氏度属于软性胶刮,65—75肖氏度属于中性胶刮,75—95肖氏度属于硬性胶刮。软胶刮一般用于印刷压力适中,印不规则物体和不平的物体,中硬胶刮适用于各类承印材料印刷,硬胶刮通常用在精细网版印刷。
六)如何保养胶刮?
1) 尽量平放,而不是卷放;
2) 将胶刮存放在20—25度的干燥环境下;
3) 远离油墨,带油墨的胶刮不可过夜
4) 清洗时用干净柔软的布,并顺着胶刮方向清洗
七)制作网版的流程:
感光膜片直接制版法:
工艺流程:已绷网——脱脂——湿润——贴膜——烘干——加固——曝光——显影——烘干——修版——封网
具体操作有以下6个步骤: 1) 感光膜片俗称水菲林,是以厚度为0.1mm的透明塑料薄膜为片基,幷在其一面涂布一层一定厚度的感光乳剂而成,使用时先将丝网充分湿润,然后贴上膜片,膜片通过毛细作用被吸附到丝网上,干燥后撕掉塑料片基进行曝光、显影,最终得到需要的图形。 2) 湿润:采用湿润促进在丝网的表面上形成一个均匀的水膜,以便使感光膜顺利转移。 3) 贴膜:根据网版类型将感光膜贴到湿润的网版刮刀面上,贴上后用刮刀刮除多余的水。 4) 干燥:一般要在40℃以下干燥,干燥后撕下塑料片基,并使其多干燥几分钟。 5) 加固:如需加大印板数量,可在膜片干燥后在刮刀面涂一层感光浆,涂布后需干燥。 6) 其它部分操作与感光浆制版法一致。
八)质量好的油墨的13个特性:
1) 容易操作
2) 保护环境
3) 储存期长
4) 色浓度大
5) 遮盖性好
6) 油墨细腻
7) 快迅干燥(瞬间大约3秒左右干燥)
8) 容易清洗
9) 不危害身体健康
10) 短丝头,不拉丝
11) 低于承印物表面张力及理想的粘度
12) 附着力好,材料不需预处理和后处理
13) 广泛应用于各种承印物
九)如何控制丝印墨层厚度?
1) 刮板角度越小,透墨量越大;刮板硬度越大,透墨量越小,反之也成立。
2) 油墨黏度越大,透墨量越小,反之也成立。
3) 承印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越大,油墨吸收性越好,透墨量越大,反之也成立。
4) 印刷速度越高,透墨量越小,反之,则透墨量越大。
印刷环境温度越高,透墨量越大,反之,则透墨量越小。
十)丝印夹具 应根据承印品的形状和大小设计制作一个专用夹具,稳当夹牢承印品,保证印务精度以及印刷过程中的重复性。
丝印网版制作过程:

|